群星,我们的归宿

吉利用新车型申请命名小行星?有点扯!

近日,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海报称,2019年2月22日,吉利最新发布的FY11车型定名为“星越”,吉利汽车同时向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发出申请,希望将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“星越”。吉利汽车称,该申请已“获准”,并称吉利星越将成为唯一一款与星球共用一个名字的车型。同一天,吉利汽车在官方微博上发布了一张申请证书。

吉利发的申请证书

这条消息传出来之后,天文爱好者纷纷吐槽,表示不合常理。据上海天文馆(上海科技馆分馆)建设指挥部展示教育主管施韡介绍,小行星命名有一套严谨流程。发现者报告所发现的小行星后,会有其他天文台予以确认。确认它不是已知天体后,IAU下属小行星中心会给这颗小行星一个临时编号。编号由发现小行星的年份和两位字母组成,如有必要,后面还会有数字。小行星被发现后,就需要通过持续观测确定其轨道参数。一般情况下,需要这颗小行星至少4次达到“冲”的位置(小行星、地球、太阳呈180°)。这段时间往往需要几年,所以如果这个天体真的是2019年才第一次发现,那现在还没有申请进行命名的资格。

发现者对小行星命名的建议,会由15名专业天文学家组成的工作组审核,如果没问题,命名就可获得通过。小行星命名获通过后,IAU会通过学术期刊公告。此时才算尘埃落定。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的委员,24日他在个人微博中就吉利汽车发布的申请小行星命名一事称:“看到了相关的吐槽,申请小行星命名的事看上去有点扯,或是(企业)被谁忽悠了。”